• 國產化進入倒計時,吉利“電擊療法”是否覺醒smart

    國產化進入倒計時,吉利“電擊療法”是否覺醒smart

    科技qinxueyoudao082022-04-14 11:50:54399A+A-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臺數分別達到1萬臺和1萬臺,都實現了超過150%的去年同期比的增加。雖然受到補助金下降、保險費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中汽協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銷售臺數預計將達到500萬臺。隨著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合資品牌也在2021年全面加速了電動化方面的配置。進入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熱鬧,其中吉利和戴姆勒共同設立。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臺數分別達到1萬臺和1萬臺,都實現了超過150%的去年同期比的增加。雖然受到補助金下降、保險費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中汽協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銷售臺數預計將達到500萬臺。

    隨著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合資品牌也在2021年全面加速了電動化方面的配置。進入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繁榮,其中吉利和戴姆勒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智馬達所開始生產smart純電SUV迎來了國產化的重要時期。

    smart對于品牌來說,從品牌誕生之初開始就鎖定了小眾消費層,通過象征精致、藝術、奢侈的定位獲得了產品的分紅。但是,隨著世界市場的消費觀念的轉變,長期遭受巨額損失的smart也慢慢跌落到了“雞肋”。

    2018年,吉利豪投資90億美元收購了持有戴姆勒%表決權的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的個人股東,雙方開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隨著雙方在2019年共同出資寧波杭州灣成立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國產化也正式開始了國產化的進程。

    智馬達注冊資金54億元,吉利和戴姆勒各出資27億元,smart以品牌車型的研發、生產為目的。目前,該公司在陜西省西安設立了計劃生產能力15萬臺/年的新生產基地,第一個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構構建的smart品牌車型將于年內與消費者見面。

    現在,在中國和世界市場上,以新能源領域為焦點的汽車企業之間似乎形成了某種默契。與此前作為主力旗艦級產品相比,該產品在市場上急速打開銷路,取代了能夠實現“行駛量”的車型。

    對smart來說,首款國產車型的雛形,在2021年慕尼黑車展上登場smart精靈#1的概念車也瞄準了這個位置。根據到現在為止吉利和戴姆勒的協議,smart精靈#1的設計工作主要是奔馳,生產研究開發由吉利負責。

    從已經登場的新車來看,smart精靈#1保有4290mm×1910mm×1698mm的車身為“三圍”,整體尺寸與一汽-大眾探測相似,2750mm的大軸距離確保了新車充分的車內空間。另外,外觀上smart精靈#1也一直采用smart品牌的設計要素。

    內飾采用smart精靈#1極其簡單的設計風格,環狀的中心控制英寸在大屏幕上呈現出更科學技術的車內氛圍。另外,通過對開門的加持,可以進一步擴充取消B柱的車內空間。

    得益吉利浩瀚SEA無論是在架構還是smart精靈#1智能配置中,當然也不吝嗇。除了信息娛樂系統、駕駛輔助系統、電動驅動控制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四個核心模塊之外,新車還可以實現OTA升級,并搭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支持自適應巡航、飛行員輔助、車道保持、緊急避難等功能。

    關于消費者最關心的動力,搭載最大輸出200kW的后置馬達smart精靈#1。電池容量超過70kWh,NEDC續航距離超過500公里。根據計劃,smart精靈#1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售,與長城和寶馬合資設立的光束汽車生產的MINI品牌的純電氣車型直接競爭。

    對于一直以來都是長期赤字的smart品牌來說,合資公司智馬達的成立無疑給了奔馳一個“負”喘息的機會,但是吉利作為簡單出錢的“接盤俠”而不起作用,引進smart后,對海外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的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進一步提高會有幫助。

    另外,對于吉利來說,利用現有資源smart激活品牌也不難。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會長李書福說:“吉利控股將研發、制造、供應鏈等領域的優勢和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資公司,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揮協同效應,smart推進品牌電氣化、智能化的方向轉換?!彼f。

    值得注意的是,smart品牌在今年1月吉利占股%馬來西亞寶騰汽車進行區域合作,共同開拓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雙方達成的合作內容,寶騰汽車作為smart區域戰略合作伙伴,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為新一代smart純電動汽車構建完全的多層銷售服務網絡。另外,smart借助廣西南寧設立精靈汽車銷售公司南寧東盟面向市場的門戶優勢,在當地構筑市場銷售、售后服務、出口等綜合業務,為越境商業合作開拓新機遇。

    除了進軍東南亞,在歐洲市場領先的品牌已經吉利打開了市場,但行業專家經過長期經營,奔馳在歐洲smart為品牌打下良好的品牌基礎,在未來新的電動產品的牽引下吉利一般認為可以利用現有的市場份額,以較低的成本開拓歐洲的小型精品電動汽車市場。

    數據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以132萬臺的年總銷量首次超過上汽大眾,排在汽車企業年銷售量排行榜的前3位。其中,在國際市場,2021年的累計出口臺數達到11500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8%。其業務范圍已覆蓋28個國家,海外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站達到227家,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隨著國產化進入倒計時,已經被定位為“動量”smart的品牌,是否能在吉利“電擊療法”的協助下獲得新的治療效果,更值得關注。

    點擊這里復制本文地址 以上內容由東東網整理呈現,請務必在轉載分享時注明本文地址!如對內容有疑問,請聯系我們,謝謝!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東東網 © All Rights Reserved.  
    Z-BlogPHP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留言建議| 網站管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